咖啡的基本介绍
介绍
【拉丁语学名】用作商品咖啡的4种:
大果咖啡 Coffea liberica
中果咖啡 Coffea canephora
小果咖啡 Coffea arabica
高产咖啡 Coffea dewevrei
Coffea是 咖啡树
【英文】coffee
【别名】小粒种又称阿拉伯种,
中粒种又称甘弗拉种,
大粒种又称利比里亚种
常见的主要有2种:Arabica 和Robusta。
【科属】
域: 真核生物域 Eukaryote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茜草目 Gentianales
科: 茜草科 Rubiaceae
属: 咖啡属 Coffea
【生态特征】
咖啡属浅根性作物,有各级分枝及次级分枝、直生枝,主干生长有明显的顶端优势,茎直生;叶对生,个别三叶轮生,绿色(较浅)、革质、有光泽,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叶缘形状、叶尖和叶脉因品种品系、荫蔽条件而异;花腋生,聚伞花序,花梗短,白色,芳香;椭圆形浆果,成熟时呈红色、紫红色,咖啡果实果脐(果顶)的形状因品种而异。咖啡具有多次开花及花期集中的特性。开花受气候,特别是雨量和气温的影响较大。咖啡果实开花至成熟的时间及发育速度随种类而异。
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pH(酸缄性)值6~6.5最适宜根系发育及植株生长。在系统发育中,形成喜静风、温凉、荫蔽或半荫蔽、湿润环境等习性。
【国内外分布状况】
咖啡原产非洲北部和中部的热带地区,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咖啡树的主要种植区域是拉丁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牙买加、波多黎各、古巴、海地、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非洲的科特迪瓦、喀麦隆、几内亚、加纳、中非、安哥拉、刚果、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菲律宾。据统计全世界有76个国家栽培咖啡。
主要消费地区为欧、美两洲。我国咖啡最早是于1884年引种于台湾的,1908年华侨自马来西亚带回大粒种、中粒种种在海南岛,目前,主要栽培区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
【咖啡的主要成分】
咖啡因:咖啡因啡是咖啡所有成份中最为人注目的。它属于植物黄质(动物肌肉成份)的一种,性质和可可内含的可可碱,绿茶内含的茶碱相同,烘焙后减少的百分比极微小,咖啡因的作用极为广泛,会影响人体脑部、心脏、血管、胃肠、肌肉及肾脏等各部位,适量的咖啡因会刺激大脑皮层,促进感觉判断、记忆、感情活动,让心肌机能变得较活泼,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强,并提高新陈代谢机能,咖啡因也可减轻肌肉疲劳,促进消化液分泌。除此由于它也会促进肾脏机能帮助体内将多余的钠离子(阻碍水分子代谢的化学成份)排出体外外,所以在利尿作用提高下,咖啡因不会像其他麻醉性、兴奋性物(麻醉药品、油漆溶剂、兴奋剂之类)积在体内,约在二个小时左右,便会被排泄掉。咖啡风味中的最大特炙
丹宁酸 : 经提炼后丹宁酸会变成淡黄色的粉末,很容易融入水,经煮沸它会分解而产生焦梧酸,使咖啡味道变差,而如果冲泡好又放上好几个小时咖啡颜色会变得比刚泡好时浓,而且也较不够味,所以才会有"冲泡好最好尽快喝完"的说法。
脂肪 :咖啡内含的脂肪,在风味上占极为重要的角色,分析发现咖啡内含的脂肪分为好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是酸性脂肪和挥发性脂肪,酸性脂肪是指脂肪中含有酸其强弱会因咖啡种类不同而异,挥发性脂肪是咖啡香气主要来源。烘焙过的咖啡豆内所含的脂肪一旦接触到空气,会发生化许学变化味道香味都会变差。
蛋白质 : 卡洛里的主要来源是蛋白质,而像是滴落式冲泡出来的咖啡,蛋白质多半不会溶出来,所以咖啡喝再多慑取到的营养也是有限,那也就是咖啡会成为减肥者圣品的缘故。
糖份 : 在不加糖的情况下,除了会感受到咖啡因的苦味、丹宁酸的酸味,还会感受到甜味,便是咖啡本身所含的糖份所造成的。烘焙后糖份大部份会转为焦糖,为咖啡带来独特的褐色。
矿物质:有石灰、铁质、硫磺、碳酸钠、磷、氯、硅等,因所占的比例极少影响咖啡的风味并不大,综合起来只带来稍许涩味。
粗纤维:生豆的纤维质烘焙后会炭化,这种碳质和糖分的焦糖化互相结合,形成咖啡的色调,但化为粉末的纤维质会带给咖啡风味上相当程度的影响。故我们并不鼓励购买粉状咖啡豆,因位较无法尝到咖啡的风味。
咖啡的香苦酸醇:咖啡的颜色,香气,味道,是透过烘焙过程在中发生的一些复杂的化学变化所造成的。所以生豆必须经过适当的化学程序,让它的必要成份达到最均衡的状态,才能算得上是最好的烘焙豆。咖啡香味会随热度起变化,所以烘焙时间宜尽量缩短,而且热度控制在可让咖啡豆产生有效化学构成的最低限温度,亦即得以最短过程的时间和热度,让咖啡豆产生最适合的成份比。
香味 :香味是咖啡品质的生命,也最能表现咖啡生产过程和烘焙技术, 生产地的气候、标高、品种、精制处理、收成、储藏、消费国的烘焙技术是否适当等,都是左右咖啡豆香味的条件。咖啡的香味经色谱法气体分析结果,证明是由酸、醇、乙醛、酮、酯、硫黄化合物、苯酚、氮化合物等,近数百种挥发成份复合而成。大致上说起来,脂肪、蛋白质、糖类是香气的重要来源,而脂质成份则会和咖啡的酸苦调和,形成滑润的味道。因此香味的消失正意味着品质变差,香气和品质的关系极为密切.
【咖啡的鉴赏】
有关各地咖啡特性和风味的描述,最常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a,醇度(body)
指咖啡入口后的那种厚重感、浓稠的质感。
b,酸度(acidity)
这种酸与我们日常食用水果的那种酸味不同,是用以形容咖啡那种明亮、清新、爽朗的特有味觉感受,一些著名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正是以明快的“酸”的特质赢得咖啡爱好者的喜爱的。
c,苦味(bitter)
苦味是咖啡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影响苦味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品种(罗巴斯特种比阿拉比卡种要更苦);产地(某些产地出品的咖啡苦味较强烈,如印尼的苏门答腊、爪哇等);烘焙程度(较深烘焙的比较浅烘焙的要苦);咖啡因含量(咖啡因含量越高就会越苦);萃取时间(萃取时间越长就会越苦)。
d,甘度(sweet)
回味甘甜是一些好咖啡的特质,通常来说没什么人喜欢“苦”,但回味中的“甘”和“酸”却是很多人所追求的。
e,香度(aroma)
使指咖啡冲泡后所显现出来的最明显的特征,包括:焦糖味、果香味、花香味、草香味等。
f,风味(flavor)
指香度、甘度、醇度的整体感受。
g,酒味(winy)
某些产地的咖啡有类似葡萄酒的味道,实质上是酸味和高醇度相结合的一种感受,口感极佳.
2014-08-07 10: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