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铁咖啡网站

创业咖啡馆, 做一本“活着的校友录”

发表于:2025-01-23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3日,除了看书、聊天、听音乐、喝咖啡,在咖啡馆里,你还能做什么?在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的教学楼内,一家由传媒大学校友创办的博闻创业咖啡馆里,同学们聚焦的话题只有一个创业。咖啡馆的主营团队都是来自传媒大学MBA学院的校友,店主人梁陈笑言,博闻咖啡馆就


除了看书、聊天、听音乐、喝咖啡,在咖啡馆里,你还能做什么?在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的教学楼内,一家由传媒大学校友创办的博闻创业咖啡馆里,同学们聚焦的话题只有一个——创业。咖啡馆的主营团队都是来自传媒大学MBA学院的校友,店主人梁陈笑言,博闻咖啡馆就是一本“活着的校友录”。


  大师兄搭起的“茶水间”

  梁陈是MBA学院的首届学生,“没有比我更‘大’的大师哥了,师弟师妹有事都爱找我。”读MBA之前,本科毕业后的梁陈本来在一家大型央企供职,工作稳定、薪资可观,令不少人羡慕。

  2005年,二十出头的梁陈刚刚参加工作,单位派他到欧洲考察,旅途中他首次见识到了异国咖啡馆手磨咖啡的情调,“这与我印象中当时国内咖啡馆冲泡速溶咖啡的潦草太不一样。”就是这次“初识”让他对制作咖啡深深地着了迷,此后的很多年里,他都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爱好者,结识咖啡协会的朋友学习咖啡知识、购买专业的设备在家里不断练习。

  2010年,不安现状的梁陈入学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当时的工作太稳定了,我是双子座、B型血的人,生来喜欢挑战。”梁陈笑言。入学后不久,他发现老师、同学们课后缺乏一个沟通交流的场所,“教师休息室太沉闷、校外的咖啡店又不方便,很难在学院附近找到一个可以交换观点、碰撞思想的地方。”

  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茶水间”,抱着一颗服务大家的热心,梁陈决定亲自上阵。他将家中的专业咖啡设备拿到学院,在教室旁边的大堂一角摆起了一个小“摊位”,为大家提供自制、现磨的品质咖啡,这就是“博闻创业咖啡馆”的雏形。

  月亏上万不改初衷

  随着来坐一坐、喝一杯的师生渐渐多起来,梁陈开始考虑将咖啡馆变成事业。“2011年8月,我在课余时间里不断找同学商量自己的咖啡馆模型,最初定义为‘学校咖啡’,几经修改成了现在的‘商学院咖啡馆’。”10月的小长假,梁陈和几位同学埋头在传媒大学西校区的一座教学楼内刷墙、理线、装灯、安设备,“从那时起的300多个日日夜夜,我就没在晚上12点前睡着过。”

  梁陈把自己经营初期的工作状态总结为“7×24×365×2”模式: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一家两口。这形容可能略有夸张,但却能真实反映创业初期的艰辛和不易。

  长假结束后,同学们惊喜地发现,一座“博闻咖啡馆”在原来的课间休息处出现了,为大家忙前忙后、制作咖啡的,还是那个2010级的师哥。“咖啡馆既然以服务同学为目的,就没想过涨价。”小馆里售卖的美式咖啡仅需3元钱,卡布奇诺咖啡仅售5元。“懂咖啡的同学知道我用的是自家从意大利买回的LAVAZZA咖啡豆,就开始好奇我的营收状况。我当时奉行的是‘内疚营销’,即使不包括水电、人工,仅考虑原料成本,每做一杯咖啡也要赔1元以上,每月亏本上万。”抱着一颗把兴趣做成事业、服务老师同学的热心,面对困境,梁陈从来没有退却。

  考察百家欧洲咖啡馆

  为了做出精品的咖啡,梁陈多次来到欧洲和非洲考察当地的咖啡馆和咖啡产地。仅欧洲的咖啡馆就喝了近百家,前前后后一共5次在欧洲自驾出行,瑞士到意大利沿线知名的咖啡馆都被他“尝”遍了。每到一处,他总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来到瑞士古城卢塞恩时,梁陈发现,当地引以为傲的、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咖啡行业受到新进驻的美式咖啡连锁店冲击严重,传统咖啡馆的经营者都存在一定的悲观情绪。梁陈觉得十分好奇,便走进了当地的星巴克。“进去以后我才发现,这根本不像我们印象中整齐划一的星巴克。从装修到陈设都弥漫着浓浓的当地传统气息,连咖啡的口味都是经过改良的。价格又比传统咖啡馆便宜,难怪更吸引客流。”梁陈很有感触,只有针对客人的需要及时调整、改进自身,才能获得认同。

  巴登巴登是德国的温泉小镇,也具有深厚的“咖啡馆”传统,梁陈慕名来到当地一家知名的咖啡馆体验。门口迎送客人、点单上菜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经过一番闲谈,梁陈发现,这位态度恭谨、服务细致的“服务员”竟是这家著名老店的第四代继承人。“老人很为自己骄傲,与岗位无关、与工作有关。”店主事必躬亲的态度和咖啡店里浓浓的人情味让梁陈了解到咖啡馆经营的“秘诀”。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旁的咖啡馆非常受欢迎,时常人满为患。店主告诉梁陈,经常有人劝自己开连锁咖啡店,“把生意做大”。但店主都一一拒绝了,理由是“做咖啡是爱好,现在自己够忙了,再忙就没心情享受生活了。”梁陈深受感染,“我也不打算开连锁店,本本分分做好咖啡比什么都强。”

  咖啡馆变优雅“广告栏”

  MBA毕业后不久,梁陈辞去了原来在央企的工作,开始专心经营咖啡馆。运营24个月后,博闻咖啡馆终于达到了收支平衡。此时,梁陈开始思索其他的经营模式,“不要拿兴趣爱好赚钱,这样你会失去你的兴趣爱好。”博闻咖啡店里不售卖其他餐饮,只有五六种梁陈拿手的咖啡品种。他做咖啡的目的是单纯的,不愿涨价、不愿增加品类,“做‘少而精’的咖啡意味着咖啡馆不能靠咖啡创收,于是我开始开发咖啡馆的其他价值。”

  咖啡馆本来就是一个同学们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好平台优势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家。梁陈决定将博闻咖啡馆变成一个“创业咖啡馆”,帮同学们“找人、找事、找价值”。走进博闻咖啡馆,你会发现墙上贴满了各界同学的照片,有的照片上还有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就能在微信上认识这位未曾谋面的新朋友。“创业小黑板”上写满了同学们的各种创业需要,电子屏也播放着同学们自制的广告宣传片。餐桌上精致的桌卡别出心裁,印着同学们的创业项目简介或个人资料,以供有需要的人查阅。咖啡杯上也绘有精美的海报和二维码,对创业项目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随时咨询正在为他们制作咖啡的“大师哥”梁陈。

  梁陈笑言自己是本“活着的通讯录”,而博闻咖啡馆则是优雅的“广告栏”。“这是一种基于同学之间基本信任的信息匹配,并不急功近利。我们是思想者的‘弹药库’,让大家在咖啡馆里放松地闲谈,激发更活跃的思想火花。”

  移动沙龙为顾客排忧解难

  此外,博闻咖啡馆还是一间“移动的咖啡馆”,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还针对顾客的需求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咖啡沙龙”。“比如,一个师弟的创业项目在法律方面产生了疑惑,我就通过咖啡馆找来律所的知名律师。带上专业的咖啡设备、约上专业的法律人士,大家相聚聊天。冲咖啡、喝咖啡之间,创业过程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梁陈自己兢兢业业地经营着博闻咖啡馆,但在做咨询工作的过程中,他却劝下了不下20位有意开咖啡店的师弟、师妹。“传媒大学是文艺青年的‘集中营’,不少师弟、师妹们对开咖啡馆都抱有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冲动、不冷静。”


  每每遇到想创业开咖啡店的咨询者,梁陈就会把自己总结出的咖啡店的日常经营流程拿出来跟他们分享。“从早晨开门到晚上关店,一共是40个流程、155个步骤,这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这是一件细碎的、繁琐的事。这不是你幻想里的那件文艺的事,你将面对辛劳的真实生活。当幻想与现实不合拍时,当你面对资金的压力时,当大部分顾客到咖啡馆只为吃一盘意面,而你无法找到志趣相投的‘知己’时,你能坚持吗?”

  面对这样理性的剖析,80%的咨询者退却了,但梁陈欣喜地发现,还有“幸存者”坚持下来,这其中当然包括他自己。“做出一杯好咖啡的快乐远远胜过所有困难带来的沮丧”,博闻咖啡馆还在卖着几元一杯的好咖啡,梁陈说他将一直坚持下去。

 

2017-05-09 12:03: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