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肉桂色烘焙到焦炭之间 影响咖啡味道最基本的因素
发表于:2025-01-25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5日,影响咖啡味道最甚的因素,莫过于烘焙这个关键。以同一支咖啡生豆来说,在不同的烘焙程度下,有可能烘焙尝起来满口草味,也可能烘出空洞的焗烤味,在 或是出现刺酸味、明亮的、或是干涩的味道;有时会烘出饱满的粘稠度,或是可口、圆润、苦转甘的味道,甚至还
影响咖啡味道最甚的因素,莫过于烘焙这个关键。以同一支咖啡生豆来说,在不同的烘焙程度下,有可能烘焙尝起来满口草味,也可能烘出空洞的焗烤味,在 或是出现刺酸味、明亮的、或是干涩的味道;有时会烘出饱满的粘稠度,或是可口、圆润、苦转甘的味道,甚至还会烘出烧焦的味道。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其外观变 化由干巴巴的浅褐色,一直到表面出油越来越多的深褐色,最后再到完全乌黑又油光满布程度。
咖啡豆外观颜色变化的过程,正是现在人们拿来讨论“烘焙着色度”的依据。笔者较倾向将之称作“烘焙模式”(Roast Styles),因为即使外观相同的同一款咖啡豆,中间经历的烘焙区间(指的就是咖啡烘焙中的几个重要温度点的时间配制,简单分类即为一爆之前的脱水期— 一爆期—二爆期—二爆密集期。在一般小型家用的烘豆机种中,在完全未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很少有可以控制烘焙区间时间配制的,目前市面上仅有Hottop 以及最新型的Hearthware I-Roast有针对烘焙区间做出较先进的设计)配制不同,就会烘焙出不同的味道特征。举例来说:以慢火烘焙法将一支咖啡豆烘到中度烘焙的着色度,跟以快 火烘焙法将同一支咖啡豆烘到相同的着色度,这两批次的咖啡豆在味道上就会有些差异。另外也有些人将烘焙的过程称作“烘焙阶段”(Degree of roast)或是“加工处理阶段”(Degree of processing),虽然这样的称呼是较为精准的,但显得恩有点难懂。在本书中,笔者将统一使用“烘焙模式”(Roast styles)这个词藻。
2015-04-14 17: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