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铁咖啡网站

上岛咖啡走下神坛 加盟商纷纷自立门户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2日,原上岛咖啡梅市口店悄然挂上了伴岛咖啡的招牌,但仍保留着上岛咖啡梅市口店的订餐卡。 一个月前,原上岛咖啡梅市口店悄然挂上了伴岛咖啡的招牌。咖啡店工作人员介绍说,更名原因是退出了上岛咖啡的加盟,改为自营。不久前,位于北三环胜古家园的一家上岛咖啡

  原上岛咖啡梅市口店悄然挂上了“伴岛咖啡”的招牌,但仍保留着上岛咖啡梅市口店的订餐卡。

  一个月前,原上岛咖啡梅市口店悄然挂上了“伴岛咖啡”的招牌。咖啡店工作人员介绍说,更名原因是退出了上岛咖啡的加盟,改为自营。不久前,位于北三环胜古家园的一家上岛咖啡店也退出加盟,转为自营后咖啡店更名为“DEMETER 丰收馆”。而位于和平里西街的上岛咖啡店如今也已更名。这几家加盟商的退出绝非个案。近年来,全国的上岛咖啡都在上演关门大戏,据公开信息显示,成都的上岛咖啡从高峰时的20家店锐减到12家,天津也从高峰时的70余家减到不足40家。曾经是咖啡连锁界一张王牌的上岛咖啡为何风光不再?

  加盟商纷纷自立门户

  7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来到位于丰台区梅市口路的原上岛咖啡店发现,咖啡店的招牌已经从原来的“上岛咖啡”更换成了“伴岛咖啡”。咖啡店工作人员介绍说:“一个月前更换的招牌,原因是退出了上岛咖啡加盟。”

  除了招牌上的名字更换以外,咖啡店的装饰风格、商品价格等基本保持不变。在前台收银处,仍保留着上岛咖啡梅市口店的订餐卡,以及与北京天王星量贩KTV千禧旗舰店合作的免房卡。

  与“伴岛咖啡”不同,另一家退出上岛咖啡加盟的“DDEMETER 丰收馆”,目前的招牌仍然是“上岛咖啡”,不过店内饮品及设施已经全部更新。该咖啡店工作人员表示,咖啡店转为自营后,老板引入了“咖啡邦”服务平台,并对店内的饮品价格及硬件设施进行了重新打磨,新招牌现在正在赶制中。

  就加盟商退出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致电上岛咖啡总部联系采访,对方称自己只卖咖啡豆,没有部门与媒体对接。随后,记者以咨询加盟为由,辗转联系到上岛咖啡北京分公司加盟部经理甘先生。据他介绍,公司目前的加盟政策是四年收取49万元加盟费;四年之后如果续约,加盟费降为三年16万元。他透露,目前一家运营了十年的加盟商正想要转兑加盟店,由于之前的加盟费用还没到期,如果现在接手加盟店,可免除四年49万元的加盟费用。

  创立于1968年的上岛咖啡最初在台湾只是一家街角小店。30年后的1998年,创始人陈文敏将其带到内地,并在海南开出内地第一家门店。为了拓展内地市场,上岛咖啡的八位股东采取分区经营。在加盟费利益的驱动下,上岛咖啡被各大股东拓展到全国各地。但简单的加盟模式令各分公司只能获得初次加盟费以及后期续约费,但无法分享其日常经营收益,于是各大股东纷纷在利用上岛咖啡品牌的基础上创立新品牌,升级加盟模式。其中,陈文敏又创立了两岸咖啡,股东之一的王阳发创立了迪欧咖啡。股东们专注打造与上岛咖啡直接竞争的全新品牌,加盟商成为了上岛咖啡的真正支撑。

  松散合作关系遭诟病

  经常光顾上岛咖啡的顾客可能知道,虽然全国3000多家门店都挂着同样的招牌,但在每家店享受的服务却是各不相同,全靠加盟商自己施展十八般武艺,甚至连咖啡豆的进货渠道都可以自己做主。正是这种重收费、轻管理的松散加盟模式导致加盟商纷纷退出。

  伴岛咖啡方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之前与上岛咖啡的加盟关系是只要给钱就行,每年要交5万-6万元,其他的包括员工培训、技术支持都不管。老板觉得这个钱花得冤枉,所以就退出加盟了。“初始加盟费用是20万-30万元,此外,每年还要交5万-6万元的加盟管理费。初始筹备的时候,进货全部要用上岛咖啡的,他给的货都特别贵,起码比外面要贵50%。”

  对加盟商所说的没有培训,上岛咖啡方面承认:“员工培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做过了。”不过甘先生解释,在正式加盟后,公司会向加盟店派驻经理、厨师,并由经理招聘服务人员。当然,这些人员的工资需由加盟商支付。后期遇到经营问题,公司方面可以予以辅助,并且可以调换相关技术人员。

  对于加盟商指责的从公司进货价格高出市场价的情况,甘先生承认,上岛咖啡提供的咖啡豆价格确实比市场略高。但他表示,上岛咖啡豆是在国外集中采购,然后在上海总公司的食品厂烘焙,因此质量比较有保障。甘先生同时表示,由于协议规定加盟商是自主经营的,公司不会干涉。有些加盟商会从公司进货,但有些加盟商为了降低成本也会从其他渠道购买咖啡豆。而对于加盟商的食材采购,公司约束得也不是太严。“从开始在北京做加盟,就是以这种方式。整体风格上有个大致统一,经营上每个区域有不同需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岛咖啡店办的储值卡并不通用。之前曾有消费者因加盟店跑路储值卡无法使用与上岛公司发生纠纷。对此,甘先生解释说:“合同里面规定公司不约束加盟店的经营,储值卡只能是单店自己办,公司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店是不能通用的。”但不少消费者表示,上岛咖啡在办卡前并未向消费者提示门店之间不能通用。

  末路态势凸显管理短板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盟有两个渠道盈利:一个是加盟费,另外一个是食材的采购。如果上岛咖啡的加盟店有自行采购权而不是总部集采,说明其加盟体系已经失控。

  近年来,星巴克、COSTA等外资咖啡品牌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数量红海引申出了价格、运营以及门店管理等问题。在朱丹蓬看来,上岛咖啡近几年始终在吃品牌的老本,没有明确的品牌规划和重新定位。此外,上岛咖啡的消费人群与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等出现重叠,当其他品牌不断完善服务及店面管理的时候,更加凸显了上岛咖啡的管理短板。“咖啡行业高速扩张的年代已经过去,行业的替代者也有很多。上岛咖啡走到今天,在中国市场已经呈现末路态势了”,朱丹蓬说,“特许加盟是市场快速扩张的方式,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管控这个度,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及硬件、门店的精细化管理都要跟上。”

  此前,在中欧商学院20周年校庆特别活动上,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也曾以上岛咖啡为例,对服务行业的加盟模式提出质疑。“五年之内全国几千家上岛咖啡,老板就坐等着收加盟费,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做成中国的星巴克。加盟,不用去选店、不用去培训、只要去收加盟费,数钱最简单,但是这种商业模式在中国,有违消费者的利益。”咖啡业研究员、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齐鸣认为,前期加盟模式太过成功,让上岛咖啡过于依赖品牌加盟这一模式,从而陷入了“船大掉头难”的窘境。

  “上岛咖啡并非没有展开自救的机会。”咖啡时间创始人李伟此前表示,首先,商务模式或者休闲模式的定位需要清晰。其次,近年来国内咖啡消费持续上涨,加盟重心可以逐渐转向三四线城市。

  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 实习记者 张致宁

2015-07-15 09:37: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