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咖啡烘焙 | 「催火增香」增的是什么香?
发表于:2024-12-27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7日,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这个文字空间自成立以来,玩的大多是老外的观念,老外的烘焙节奏,特别是Home-barista、Nordic Forum、Scott Rao、Rob Hoos、Cafeculture、WCRC或德国SCAE大赛等,原因无他,信息够开放,实证容易,
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这个文字空间自成立以来,玩的大多是老外的观念,老外的烘焙节奏,特别是Home-barista、Nordic Forum、Scott Rao、Rob Hoos、Cafeculture、WCRC或德国SCAE大赛等,原因无他, 信息够开放,实证容易,相反的,国内相关信息封闭,愿意公开分享的凤毛麟角,邵老师的部落格是强调分享的顶尖,个人受益匪浅。
之前个人由邵老师的「咖啡风味与烘焙时间的思考」这篇大作,延伸了对「催火」这个手法作了一些探讨「我看梅纳反应期的催火作用」,现在回头看,当时写完仍觉得有疑问的地方, 并未完全得到解答,有必要用现在的观念,再次思辩一下,例如催火的结果豆温的每秒温升未受影响,但炉温的每秒温升提升了43%,还有,用快速炉炒菜比较香这件事。
在探讨催火的手法之前,我们先定义催火的目的是想增加咖啡的香气,然而想增加的是什么香气呢? 联想到快速炉炒菜比较香这件事,油脂香、焦糖香立即浮现,二者是否可以如此关联呢? 探讨咖啡的香气,最简单的方式还是回到旧版的风味轮,它把香气(aroma)区分三大类:酵素作用的(enzymatic,花香、果香、草本香)、焦糖化的(sugar browing,坚果、焦糖、可可香)、干馏的(dry distillation,树酯、香料、碳烧香),其中酵素类香气,分子量小,出现得早,挥发性高,一爆后的发展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时,很容易就会把它烧光;焦糖化类香气,分子量中等,一爆前后开始大量发展出来, 但伴随着焦糖化的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酸,香味发展与酸味降解是主要课题;干馏类香气,分量最大,焦糖化到一定程度会进到干馏反应,它可以除掉咖啡的草本生涩味,但也会生成苦味并加深咖啡的颜色。
北欧烘法,不催火,火力由大而小调节,注重的是酵素类香气,以及酸甜平衡,它焦糖化与干馏反应的程度比较低,因此对于生豆质量的要求比较特定,如何烘出酸甜平衡并且没有浅焙常有的苦涩感,是北欧烘焙的基本要求, 而运用大量热风创造水果炸弹般香气,则是其把酵素类香气进一步强调的操作准则。 因此,单纯就逻辑上的推理,催火增香的对象应当不会是酵素类的小分子量香气,也不太可能是干馏类的高分子量香气,除非是有人想创造炭烧咖啡的风味。 所以,我们探讨的重点应该可以放在焦糖化类香气上。
有一本书,是市面上少数由店家公开说明其烘焙器具与烘焙曲线的书
我们当然知道,烘焙曲线上的数字,只要换一部机器就会变得没什么意义,因此这些名店应当不用担心风味被重制,导致顾客流失的问题。 书内使用的烘焙机器,直火、半热风、热风均占有相当的比例,各个店家公开的炉次不一,总共有26个炉次,其中热风机占了7炉,其余19炉中,不论是直火或半热风,在入豆到一爆之间有加大火力的操作者占了4炉, 其余15炉采取的还是火力由大到小的方式操作。 这26炉,绝大部分都烘进二爆,加上书内的文字也没提到,因此无法推论中间增加火力的操作方式是为了催香,贴出3张烘焙纪录给大家参考
这本书放在床头,我翻过了N次,除了热风机我无法实证之外,其余直火、半热风的火力、风门配置,都几乎可以归纳出一个道理出来。 书中,绝大部分不作增加火力的催火动作,即使有作中段加火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增香,或类似用快速炉大火炒香的那样。
回到先前引用邵老师大作讨论到的催火效果,只影响炉温未影响豆温。 我觉得用平均去计算升温率会有盲点,不若把Artisan开起来,每3秒取样一次,观察炉温及豆温RoR变化来得直接。 我的推论,在同一个时间切面观察催火对炉温有作用但对豆温没作用,或许是因为炉温升温的变化要反应到豆温升温的变化需要时间,而这时间的长短视机器不同而不同。 把观测比较区间放长,并且不只比同一时间切面,最好有RoR曲线比较,一定可以看到催火对豆温的影响。 下图是我的曲线,IAT的变化因抽风量作倍数的调整有很大的起伏不要看。 EAT曲线是我的第2根豆温棒,也不要看。 红框框起来的部分,环境温差因增加火力,升温率快速爬升,但豆温RoR的反应是有时间延后的现象,慢了近30秒才看到效果,并且当催火的作用对环境温升已稳定了,豆温RoR也达到高原期直到一爆后。
若以我自己的曲线来看,催火的点是在黄点约160度左右,催火的作用是发挥在175度褐化至185度一爆开始,相当于是焦糖化开始要进入高峰的阶段。 这样子烘出来的豆子,只要一爆后的火力,以及下豆点控制好,焦糖香都非常足,酸味去化和甜香的产生也都相当到位。
若问我,催火的点要在那儿比较好,或催火后要不要再降火,或要在那个点降火,我也不敢乱说,但有一个方向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一爆前后降火的目的是让已经相对干燥脆弱的豆子,在进行放热反应的情况下,不会急速升温导致焦燥,所以如果你的催火点很接近一爆,催火的作用会发生在什么地方,会不会刚好是豆子需要降火的那个点。 再者,如果你催火只催一下,例如10秒、20秒的,然后就回复火力,虽说要看机器,我觉得那样的操作只会增加烘焙环境的不稳定,影响到的可能是一锅豆子的一部分,如果这种不稳定是你要的,要创造特有的风味,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如果要使用催火的烘法,我应该会在豆子转黄那点增加火力,要加到多大火,则看豆温RoR的变化,例如我希望进一爆时的RoR在8.5~10.5之间,可以让我的发展时间拉到2分钟都不会有明显的flick或stall的问题。
原则上,催火的烘法我是把它归类在Slow Start Fast Finish(SSFF)的烘焙节奏上,在中段利用较大火力把RoR拉开,突显香味的层次,但对喜欢酵素作用类香气的,会有些遗憾。 但烘豆不就是抉择吗? 2017-10-13 18:46:09
这个文字空间自成立以来,玩的大多是老外的观念,老外的烘焙节奏,特别是Home-barista、Nordic Forum、Scott Rao、Rob Hoos、Cafeculture、WCRC或德国SCAE大赛等,原因无他, 信息够开放,实证容易,相反的,国内相关信息封闭,愿意公开分享的凤毛麟角,邵老师的部落格是强调分享的顶尖,个人受益匪浅。
之前个人由邵老师的「咖啡风味与烘焙时间的思考」这篇大作,延伸了对「催火」这个手法作了一些探讨「我看梅纳反应期的催火作用」,现在回头看,当时写完仍觉得有疑问的地方, 并未完全得到解答,有必要用现在的观念,再次思辩一下,例如催火的结果豆温的每秒温升未受影响,但炉温的每秒温升提升了43%,还有,用快速炉炒菜比较香这件事。
在探讨催火的手法之前,我们先定义催火的目的是想增加咖啡的香气,然而想增加的是什么香气呢? 联想到快速炉炒菜比较香这件事,油脂香、焦糖香立即浮现,二者是否可以如此关联呢? 探讨咖啡的香气,最简单的方式还是回到旧版的风味轮,它把香气(aroma)区分三大类:酵素作用的(enzymatic,花香、果香、草本香)、焦糖化的(sugar browing,坚果、焦糖、可可香)、干馏的(dry distillation,树酯、香料、碳烧香),其中酵素类香气,分子量小,出现得早,挥发性高,一爆后的发展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时,很容易就会把它烧光;焦糖化类香气,分子量中等,一爆前后开始大量发展出来, 但伴随着焦糖化的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酸,香味发展与酸味降解是主要课题;干馏类香气,分量最大,焦糖化到一定程度会进到干馏反应,它可以除掉咖啡的草本生涩味,但也会生成苦味并加深咖啡的颜色。
有一本书,是市面上少数由店家公开说明其烘焙器具与烘焙曲线的书
直火烘焙,在黄点过后加大火力,一爆开始时降火,是书中少数未进二爆的烘焙 |
Diedrich红外线半热风,在褐化后豆缩阶段加火,一爆时再次催火直到下豆都不降火,烘焙者自评给予热能过量,形成重口味咖啡 ,之后经过调整成下一张表 |
Diedrich红外线半热风,在褐化后豆缩阶段加火,一爆开始后28秒再次催火直到下豆都不降火,烘焙者自评因入豆温提高了5度,整体烘焙时间缩短10秒,风味理想 |
回到先前引用邵老师大作讨论到的催火效果,只影响炉温未影响豆温。 我觉得用平均去计算升温率会有盲点,不若把Artisan开起来,每3秒取样一次,观察炉温及豆温RoR变化来得直接。 我的推论,在同一个时间切面观察催火对炉温有作用但对豆温没作用,或许是因为炉温升温的变化要反应到豆温升温的变化需要时间,而这时间的长短视机器不同而不同。 把观测比较区间放长,并且不只比同一时间切面,最好有RoR曲线比较,一定可以看到催火对豆温的影响。 下图是我的曲线,IAT的变化因抽风量作倍数的调整有很大的起伏不要看。 EAT曲线是我的第2根豆温棒,也不要看。 红框框起来的部分,环境温差因增加火力,升温率快速爬升,但豆温RoR的反应是有时间延后的现象,慢了近30秒才看到效果,并且当催火的作用对环境温升已稳定了,豆温RoR也达到高原期直到一爆后。
若问我,催火的点要在那儿比较好,或催火后要不要再降火,或要在那个点降火,我也不敢乱说,但有一个方向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一爆前后降火的目的是让已经相对干燥脆弱的豆子,在进行放热反应的情况下,不会急速升温导致焦燥,所以如果你的催火点很接近一爆,催火的作用会发生在什么地方,会不会刚好是豆子需要降火的那个点。 再者,如果你催火只催一下,例如10秒、20秒的,然后就回复火力,虽说要看机器,我觉得那样的操作只会增加烘焙环境的不稳定,影响到的可能是一锅豆子的一部分,如果这种不稳定是你要的,要创造特有的风味,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如果要使用催火的烘法,我应该会在豆子转黄那点增加火力,要加到多大火,则看豆温RoR的变化,例如我希望进一爆时的RoR在8.5~10.5之间,可以让我的发展时间拉到2分钟都不会有明显的flick或stall的问题。
原则上,催火的烘法我是把它归类在Slow Start Fast Finish(SSFF)的烘焙节奏上,在中段利用较大火力把RoR拉开,突显香味的层次,但对喜欢酵素作用类香气的,会有些遗憾。 但烘豆不就是抉择吗? 2017-10-13 18:46:09
专业
咖啡
烘焙
催火
增香
是什么
交流
关注
云南精品咖啡产地
咖啡网
挂耳咖啡的正确冲泡方法
咖啡豆种类
防弹咖啡
摩卡壶煮咖啡优缺点
咖啡豆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咖啡网
澳瑞白
澳白咖啡
咖啡豆
咖啡网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云南咖啡
手磨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精品咖啡豆
咖啡豆
咖啡网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云南咖啡
手磨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精品咖啡豆
- 上一篇
专业咖啡烘焙 | 烘豆的自然曲线是巧合还是科学?
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使用开源免费的烘焙记录软件Artisan除了可以让我们把注意力专注在烘豆的过程之外,也增加了很多意外的想法,或可以说是乐趣,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那么抗拒它。 在德国2015 SCAE烘焙大赛网页最后有一
- 下一篇
专业咖啡烘焙 | 纯热风也免不了Crash/Flick
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这题目老实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我的确曾这样尝试失败过,想说一爆前先开大风门,一方面排烟,一方面如果快速把一爆的水气带离,或许可以缓和一下RoR Crash的现象,当然风温不能因风量变大了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