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间咖啡馆
“梗有一家喺左近”,曾几何时香港7-11便利店的广告语,现在,可以用来形容Starbucks。2000年5月登陆香港,首间星巴克咖啡店落在中环交易广场。2008年5月,回到中环,第一百家香港分店于荷李活道开幕。星巴克,已经绝对不只是一间咖啡店。由1971年一间位于西雅图卖咖啡豆兼香料的零售店,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转攻饮品市场(咖啡零售),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惊人速度在全球扩张(尽管本年受美国经济不景影响曾做收缩及裁员),“星巴克现象”肯定是全球化最有趣的文化课题之一。
也许一如其Logo中那人鱼怪物Siren(出自希腊神话)有迷惑人心的力量,星巴克何以能在顷刻之间将美国变成“咖啡因国家”(caffeinated nation),并在全球攻陷人心,很多学者仍然不解。也许是这缘故,这么多年了,坊间仍不见一本分析星巴克文化现象稍有分量的书,当然,我说的不是像星巴克总裁自撰的《Starbucks咖啡王国传奇》或《星巴克模式》这种商业书籍,或《星巴克救了我一命》这种个人励志故事,而是具批判性、检视星巴克多重文化意义的书籍。最近有了一本:Taylor Clark的Starbucked A Double Tall Tale of Caffeine Commerce & Culture平装本,甚值一读。
星巴克的确有多重的面貌。连锁咖啡店、咖啡首席品牌、在家与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音乐发布及零售站(近年更染指电影)、无处不在的城市景观、城市士绅化的象征、不靠广告但可以快速扩张的企业,以及,成为一些人眼中的文化殖民符号等等。这些,在Starbucked中都有论及,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检视星巴克文化,试图解开一些星巴克谜团,譬如西雅图何以成为咖啡中心、星巴克怎么几乎没有对手等(有趣是香港有Pacific Coffee分庭抗礼;作者应来香港看看);第二部分则集中近年围绕星巴克的伦理问题,譬如它与公平贸易的相悖、消灭小型独立咖啡店的生存空间等等。全书引述了很多有趣的真实故事,譬如佛罗里达州一个南方浸信会牧师,在2006年复活节崇拜中为了提高信众出席率,以星巴克十元礼券诱之,结果参加的信众比往常增加一倍。更有趣的是,1998年两个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研究员在波士顿海港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惊人地发现海水竟然含有咖啡因。难道星巴克开到海洋去?非也,原来是来自人类排放,人类喝咖啡把九十五巴仙咖啡因吸收,余下排放出来,经废物管道又回到海洋,结果是美国的河、湖、海湾甚至是经处理的饮用食水,都可能含有咖啡因。这现象在美国有一个称号,叫“星巴克效应”。
也许香港也要测试一下海水成分。星巴克来到香港,其统一装潢店面(也有绿色和古铜色两种色调),成了无处不在的城市景观。刘细良在《纽伦港之梦》中说,茶餐厅代表香港的通属式文化形态;但近年我眼见不少茶餐厅捱不了不可理喻的贵租而关门大吉,“大包围”式什么都提供的茶餐厅被只卖咖啡、奶和小松饼的星巴克替代,某程度上,茶餐厅与星巴克可被看成本土与全球化的角力。荷兰建筑师库哈斯1995年提出“普通城市”(Generic City),即大都市膨胀使城市看来越来越相像,可辨识性越来越低,他特别以机场、旅馆来说明,现在看来,还必须加上“星巴克”一项。但星巴克的流行,又被看成是创意阶层在先进国家出现的城市环境,此所以说星巴克只卖咖啡、奶和小松饼也是不对的,它卖的是文化、品位、生活方式,在这里你可以无线上网,没有茶餐厅的“四面楚歌”(电视屏幕)但有它的悦耳“Hear Music”(近年更与苹果计算机合作,加入iTunes下载),用的是某种循环再造纸巾和纸杯,纸杯上还给你奉上每日金句,如此说来,星巴克开到尖沙咀文化中心侧、开到香港大学内,便不足为奇。据说现在内地,便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小学生吃麦当劳,中学生到必胜客,大学生上星巴克。”
中国咖啡交易网:www.gaf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