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咖啡历史:大部份是承接自日本时代
发表于:2024-11-25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5日,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台湾的咖啡历史大部份是承接自日本时代,虽然早期荷兰人和英国人曾占据过台湾,但是并没有留下多少有关咖啡的历史痕迹,咖啡树的种植也是在日据时代,日本劝业局为了发展经济作物从 夏威夷引进咖啡
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台湾的咖啡历史大部份是承接自日本时代,虽然早期荷兰人和英国人曾占据过台湾,但是并没有留下多少有关咖啡的历史痕迹,咖啡树的种植也是在日据时代,日本劝业局为了发展经济作物从 夏威夷引进咖啡树苗在台湾试种,然而因为台湾的地形、气候使咖啡的种植规模无法和国外竞争,最后不了了之被其他作物取代了。
台湾的咖啡 馆兴起于1930年代,在西门町、衡阳路一带,开始是由日本人经营,主要供做记者、文人作家等讨论、交换心得的所在,不少的画家、作家出入其中,并不时举 办小型个展以切磋琢磨,大稻埕是另一个人文荟萃之地,延续日式纯吃茶的咖啡听也在此时纷纷出现,维特、波丽露等都是有名的咖啡厅,位于延平北路二段的维特 咖啡店,是台湾新文学的地标之一,当时的青年人喝著咖啡高论著时代思潮的种种,民生西路的波丽露在三、四十年代,是很豪华的餐厅,许多男女在此相亲、约 会,也是老一辈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
战后到民国六十年代的西门町是全台最热闹的地方,西门町的繁荣景像和位在总统府后街的位置有绝大的关系,中央政府迁台后,以日本总督府(现总统府)为办公所在,各类政府机关也遍布附近,再加上附近的衡阳路一带,本来就是银楼、布庄群聚的地方,商业机能愈加鼎盛。
后 来,为了安顿铁道附近违章建筑的荣民,建筑了如一条长龙的“中华商场”,成为台北市著名的地标,中南部的人来到台北一定要到西门町朝圣一番,从中华路二 段、成都路、到武昌街是全台北的精华区,除了供应各种现代商品外,也是大陆各地名菜汇集的地方,当然也是也是咖啡馆集中的地区。
中山 堂、西门圆环一带是人潮聚集的地区,初期的咖啡馆还保持著艺文的风味,常常吸引许多文人学者、作家、画家、音乐家在此聚集,但是政府迁台后,台湾的经济情 势进入重整期,政府推行各种经济计画和所谓维护善良风俗的措施,上咖啡馆变成奢侈的举动,咖啡馆为了生计问题,逐渐转变为情人约会的场所,接著原来透明的 玻璃也变成暗色系的了,慢慢地色情也侵入咖啡馆了,咖啡馆成为一个暧昧不清的地方。影响所及,直到现在仍有老一辈的人禁止儿孙辈到咖啡馆工作!
明 星咖啡馆是台湾咖啡馆近代史不能不提的一家店,虽然在经营的后期,咖啡实在难以入口,服务态度令人不敢恭维,但是在台湾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因为 它横跨战前战后四十几年,是属于典型的作家咖啡馆;几乎当期的艺文界人士都会去明星,有名的谈诗论画,无名的瞻仰前辈风采,早期的画家李梅树、杨三郎、廖 继春、颜水龙等,作家白先勇、陈映贞、黄春明、施叔春等都是明星的常客,我的一些朋友,在少女情怀的时期,也常常窝到明星去吸收一些文艺气息,但是到了民 国七十年代明星成了缅怀前贤的所在,再也无法吸引喝咖啡的人们,只好结束咖啡部门的营业了。
这其间也有不少颇有知名度的纯咖啡馆(相对 于色情咖啡馆),如野人、文艺沙龙、作家等,但是都偏向于文艺界小众人士之间的流传,再加上经营的时间多半不够长久,一般刻苦耐劳、汲汲于营生而致创造台 湾奇迹的普罗大众们不要说上咖啡馆,恐怕连咖啡都未必喝过,充其量在有机会吃顿西餐时饭后的附餐饮料,才得而与闻罢了!
民国六十年代初 期,咖啡专门店的兴起使咖啡馆逐渐脱离色情行业的牵绊,开设在成都路的南美咖啡是台湾专业咖啡的滥觞,是第一家经营咖啡豆、咖啡器材和咖啡等饮料的专门 店,接著民国六十四年成立的力代咖啡是第一家咖啡连锁专卖店,同时期的还有风行一时的上岛咖啡、蜜蜂咖啡和UCC等。
这一波咖啡的流行 风潮,和台湾经济的成长有关,台湾居民的生活日渐富裕,开始有钱、有闲享受了。吃大餐、喝咖啡、看餐厅秀是当时的风潮,但是民国六十年代末期开始,富裕的 台湾,因为人文素质没有跟上时代,全国上下卷入了金钱游戏的漩涡里,赌博电玩、大家乐、股票和房地产等等不一而足,在咖啡馆方面,原先咖啡相当有知名度的 蜜蜂咖啡,不再注重咖啡品质,变成真正的蜜蜂咖啡屋—满屋的小蜜蜂电玩,最后在雷厉风行的查缉下走向衰败的途径!
经历过艺文、色情、赌博等各个阶段的咖啡馆进入民国七十年代后,开始有些不一样的了!
这 个不一样是从解严后开始的;解严后的天空忽然间变的无限宽广,除了各种投机性活动盛行外,出国观光也蔚为风潮,“台湾采购团”的美名在国际间也日渐响亮, 但是国人因出国而视界大开后,对于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有相当大的助益,注重休闲的热潮也正方兴未艾,此时除了各种名牌消费品震慑于国人超高的消费力如雨后春 笋般的引进国内外,代表休闲主义的各国餐饮也逐渐蔓延台北街头,在国外相当流行的意式咖啡馆也在此时被引入国内。
这时期,有一出广告对 咖啡的推广有著不可没的功劳,就是伯朗咖啡在山城九份拍的咖啡广告,广告里,那谜样又悠远的意境,让“咖啡”深印在每个人的心里,咖啡是如此这般的切合现 代人空虚的心灵啊!这出广告再加上琼瑶一系列的连续剧,驱走了山城—“九份”一直以来的静寂、冷清,不只假日里人山人海,平时也有络绎不绝的人潮,使九份 从温早年的繁华景象,而咖啡的种子也适时的在台湾人的心底发芽了!
意式咖啡馆的出现和出国观光有相当的关系,当国人流连于欧美各国的山 光水色、城市风景之际,也将矗立于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影像融于脑海之中,甚至也习惯了饭后来杯咖啡的制式文化,那样子的咖啡文化对照于尚处于咖啡沙漠的台 湾,除了享受美味之外,蕴藏的商机也够吸引人了,其中浓浓的休闲意境也配合休闲观念日趋浓厚的台湾,更何况许多原本在国外生活的国人,受到台湾高度成长的 经济奇迹吸引也逐渐的回流,这些因素都使得咖啡文化得以在台湾生根。
意式咖啡馆引入的另一个意义,代表台湾咖啡人口结构性的转变,其意 义与之前各个年代的咖啡意涵有绝大的不同,不管之前的咖啡馆或文学、或艺术、或庭园、或精致华丽甚至或色情赌博,总是不脱离小众市场或陪衬的范畴,并不是 主要的销售标的,正所谓醉翁之意并不在酒!咖啡的消费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仅是偶而为之的随兴之举,让咖啡馆变质的原因就在于真正喝咖啡的人口实在不多,无法 支持其开销,只好藉著咖啡的名义贩卖其他的物品!
而意式咖啡馆使用的意式咖啡机的特性就是“工作效率”和“稳定的咖啡品质”,这两点需 要足够的消费人口来支持,所以意式咖啡馆的出现表示咖啡的人口正式站在高成长的起点,咖啡已经从小众、个性、品味等意象中,转为普罗大众日常饮品的一种, 日渐增加的咖啡人口让以咖啡为业的咖啡馆获得了立足点。
当咖啡定位在娱乐、休闲产品的时候,咖啡馆的经营取决于外在包装的良窳,及个人 风格的展现,并不在意咖啡品质的好坏,但是经营状况会随著流行风潮而起起落落,常有风光数年、一朝人去楼空的景象,然而几乎所有以专业咖啡型态经营的店 家,很少有受流行风潮影响而转业的现象,这说明了咖啡人口的稳定性,另外咖啡人口的增加使得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咖啡口感的意式咖啡大受欢迎,再加上欧美 咖啡馆经营型态的影响,八十年代后期的台湾的意式咖啡馆将逐渐成为咖啡馆的主流!
2017-09-14 2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