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制定价格策略 咖啡馆营业额会提高30%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2日,1、人们经常会放大自己的需求; 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其实并不是,当我们在选择杯型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自己能否喝的下这么多,而是盲目的考虑买哪个更划算,多3元可以多那么多,似乎选择大杯更划算,以免自己亏了。 最后还是喝不下,扔到垃圾桶
1、人们经常会放大自己的需求;
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其实并不是,当我们在选择“杯型”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自己能否喝的下这么多,而是盲目的考虑买哪个更划算,多3元可以多那么多,似乎选择大杯更划算,以免自己亏了。
最后还是喝不下,扔到垃圾桶里。
2、人们对产品的价格是没有认知的,只会在可见的空间内对比;
分享一个故事,来自于美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一次实验。以前他们卖杂志都是卖两个版本,一个是实物版本,100美元;另一个是电子版本,内容是一样的,60美元。通常80%的人会选择电子版本,20%的人会选择实物版本。
也就是这样的销售额为:(80人x60美元)+(20人x100美元)=6800美元,他们遇到的预定量遇到了瓶颈,也就是说如果订购人数不增加的情况下,要增加销售额只有一种选择,就是增加客单价。
后来,一位营销高手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什么都没有改变,还是那两个同样的版本,同样的杂志内容,但是成交主张不一样,结果他们的销售额瞬间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那位营销高手,玩了一个什么样的魔术?
方案是这样的:实物版100美元,电子版60美元,实体加电子版105美元。
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个?显然结果证明了一切,80%的人选择了“实体加电子版“,10%的人选择了实体版,10%的人选择了电子版,就这样没有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销售额增长到了10000美元。
不难发现其实人们对价值的判断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原本《经济学家》杂志的客户在60美元和100美元之间做选择,后来加入了“实体加电子版”这个选项之后,人们就在105美元和160美元之间做比较了。
就是这样,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只要展示不同等级,人就会自动的对其进行对比,然后选择看似最佳选择的那个,以免自己吃亏,所有的认知都建立在对比之上。
题外话:后来《经济学家》杂志他们调整了策略,实体版:100美元,电子版:60美元,实体加电子版:100美元。
不错,你又认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其实是真实的,就是这样设计的,请问你会如何?大部分人认为他们搞错了,所以疯狂地下单。
OK,这点有没有对你有一些启发,没有关系,你思考回味下,我们继续分享第3点。
三、杯型的“勾当”不知道勾引了多少人;
这个设计虽然巧妙,但是我不提倡,如果你了解“罗永浩”,那么你一定知道这点,就是“对不起先生,这个是大杯,这个才是中杯”,来自于网络电影“小马”的片段。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坑爹的事情呢?我们来看看星巴克的展示杯架:
请问哪个是大杯?我问过10个人,10个人都认为最上面那个是大杯,但是你认真看一下杯子下面的文字,我擦竟然写着“特大杯”,你被坑没有?
当你在点咖啡的时候,服务员会问你,先生,你是要中杯,还是大杯,很显然,你认为大杯就是最上面那个,并且只比中杯多3元,你就会回答“大杯”。
这个就是人性,人的大脑意识中有“高中低”“大中小”,只要是三个东西放在一起,大、中、小会自动打上标签,才不管下面写的字。
出于好奇你可能会问“那小杯呢?”不错,是有小杯的,小杯被他们放在抽屉里,如果你说要小杯的时候,他们会拿出来给你看,当你看到的时候,我确保你一定会蛋疼,我确保你不会点,并且你发现没有,他们所有的餐牌上不写小杯的价格,是默认隐藏的,像电脑程序一样。
在价格上的巧妙定价,源于对人性的窥探。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这是这两个品牌的高明之处。
2016-12-06 09:59:29
巧妙
制定
价格
策略
咖啡馆
营业额
提高
30%
人们
云南精品咖啡产地
咖啡网
挂耳咖啡的正确冲泡方法
咖啡豆种类
防弹咖啡
摩卡壶煮咖啡优缺点
咖啡豆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咖啡网
澳瑞白
澳白咖啡
咖啡
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咖啡网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手磨咖啡
咖啡
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咖啡网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手磨咖啡
- 上一篇
每日4杯咖啡怀孕几率减3成
想要孩子的父母注意了,咖啡喝得过多,会大大减少怀孕的几率!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8日报道,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人类生殖及胚胎医学会年会上,荷兰研究人员指出,女性每天喝咖啡4杯以上,可使怀孕率降低26%30%。这一惊人的数字,已经可与酗酒、吸烟
- 下一篇
星巴克日本联手三得利推出灌装黑咖啡 卖到了便利店
如果你现在去日本旅行,也许可以在便利店的货柜上看到一款名为星巴克黑咖啡的灌装饮料。它不是什么冒牌货,而是星巴克日本和本土企业三得利 (Suntory)的一款合作新品。 虽然早在 20 年前就进入日本市场的星巴克,在 10 年前开始推出即饮(RTD)的灌装饮料,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