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产国简介: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名字来源于玛雅语,意为“森林之国”,the land of many trees。位于中美洲,有“中美王冠上的明珠”之称。危地马拉虽然国土面积有限,却拥有丰富多样的气候。以湖泊和火山著称的国家,火山土壤、降水、温度、湿度、海拔,危地马拉拥有适宜咖啡生长的天然环境。
咖啡历史
18世纪50年代,咖啡由传教士带到危地马拉。19世纪,随着欧洲合成染料的发明,危地马拉原有重要出口产品,靛蓝(indigo,一种植物染料)产业受到打击,咖啡逐渐成为重要出口品,咖啡种植逐渐扩大。到19世纪末,咖啡在危地马拉政治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大型咖啡农场主拥有左右政局的巨大影响力,咖啡农场主出身的总统领导下,政府通过免费提供咖啡苗、税收政策等推广咖啡种植。
1944年,民选总统上台后,推行改革政策,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在美国情报部门的策划下被推翻,危地马拉陷入长达半个世纪的内战,直到1996年。
内战对原有咖啡产业造成破坏,但讽刺的是,危地马拉原有的咖啡原生种,以波旁为主,却因此得以保存。
危地马拉咖啡产业在国内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咖啡出口占到外汇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危地马拉一度是中美最大咖啡生产国,直到2011年被洪都拉斯超越。
咖啡定位
1996年内战结束之后,危地马拉的咖啡产业开始复兴,这时的国家咖啡市场已经被越南罗布斯塔豆淹没。
20世纪90年代,世界发展银行在亚洲推广咖啡种植,为相关国家的咖啡生产提供资金扶持,几年之后,越南一跃成为咖啡生产大国,国际咖啡市场成为该国罗布斯塔豆的汪洋,咖啡生豆价格下跌。
危地马拉在此背景下选择侧重高等级咖啡的生产,借助因内战得以保留的波旁原生种的优势,顺应国际高端咖啡市场需求,主攻高海拔优质阿拉比卡豆以及精品咖啡市场。并于2001年开始举办COE赛事。
咖啡产区
危地马拉的22个省中有20个种植咖啡,顺应国际咖啡市场对产地认证的偏好,在地理、气候、咖啡特点、咖啡杯测表现的基础上,危地马拉将全国划分为8个咖啡产区,分别是:安提瓜咖啡(Antigua Coffee),弗莱加内斯高原(Fraijanes Plateau),薇薇高地 (Highland Huehue ),圣马可斯火山 (Volconic San Marcos),新奥丽恩特( New Oriente),传统阿提特兰 (Traditional Atitlan) ,雨林科班( Rainforest Coban),阿卡特南戈山谷 (Acatenango Valley)。各个产区有各自的代表颜色(感觉好像星粉的应援色一样*^◎^*),并设计了宣传语——“彩虹之选”,A Rainbow of Choices。
咖啡种植
危地马拉98%的咖啡为遮荫种植,官方资料称在危地马拉遮荫种植是传统,从咖啡最初传播到危地马拉开始,人们学会的就是遮荫种植。
从国家层面上,危地马拉推广咖啡森林体系,并以公共宣传文档的方式详细介绍自己国家的农业森林系统。
遮荫种植对咖啡的好处多多,比如:为咖啡提供庇护,调整日光的强度及数量,免遭曝晒之苦;为咖啡遮风挡雨,在大雨来临时,减缓雨水冲刷可能对咖啡树体及其根系的冲击;遮荫树的落叶堆积,为咖啡树提供养料;减少杂草的生长;帮助蓄水,改善土壤湿度;减缓咖啡果的成熟速度,改善杯中表现,令酸度和醇度表现更优。
咖啡收获季大约在1月至3月,收获时间的不同主要跟海拔有关。手工采摘。
咖啡处理
传统上为水洗处理,日晒干燥。虽然许多产区位置偏远,小型农户众多,但是危地马拉天然的丰富水资源为湿法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35条主要河流、超过1000个湖泊与瀉湖令多数生产者的水洗处理成为可能。
咖啡等级
传统的危地马拉咖啡按照生长的海拔高度划分等级:
SHB,strictly hard bean,极硬豆,≥1370m
HB,hard bean,硬豆,1370-1066m
Prime-Extra Prime, 精选,762-1066m
精品咖啡背景下,在原有等级基础上,8个精品产区的咖啡可以标注各自产区名称,代表风味各具特色,而产区内某些咖啡若杯测结果与产区风味不符,则只能冠以SHB的常规等级出口。
咖啡风味
8个精品咖啡产区各具特色,整体上,危地马拉咖啡以优雅的酸度带来明朗的杯中体验,醇度饱满圆润,拥有花香及干净悠长的余韵,此外,某些产区的咖啡还会带来奇妙的烟熏风味。
咖啡组织
Anacafe,代表危地马拉咖啡生产者,成立于1960年,是危地马拉国家级咖啡组织,在国际性的咖啡事务中为危地马拉咖啡代言,负责危地马拉咖啡行销,其收入来自咖啡出口的服务费。8大产区的体系划分即是该组织的作品。
2014-09-03 14: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