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咖啡如何快速调节浓缩参数?
一杯合格的浓缩咖啡Espresso,表面油脂均匀、颜色正常,闻起来香气十足,喝起来能呈现咖啡豆子的味道,且没有负面味道。根据不同的豆子风味表现去调整合适的萃取配方。有经验的咖啡师会观察油脂的变化,和出液量的多少去判断,一杯浓缩的状态好坏用最快的时间找出合适的调整方案。
先确认好粉量 粉碗大小(确认粉碗可承载的咖啡粉量)
每台咖啡机都有匹配的粉碗和粉锤。要稳定的出品,固定的粉量是必须的。每一个粉碗有除了有标准容量,还有一个额定的最大和最小载粉量。通常来说是18-20克的粉量。家用半自动意式咖啡机粉碗大致分为:51mm、54mm、58mm。商用咖啡机一般用的是58mm粉碗。
比如:咖啡机Lelit Bianca V3,碗尺寸为58.55mm,粉锤尺寸为58mm。这里要先判断你的咖啡机冲煮头和手柄是否适配58mm的粉碗。
一、研磨(调整研磨度来控制萃取)出粉量
先判断你的磨豆机是否研磨得足够均匀并且可以磨到足够细——开始研磨,并留意中深烘培的咖啡豆(会出油)要观察粉团会不会结块。双份意式浓缩咖啡的粉量通常在18-22之间,具体取决于你的咖啡粉碗。大多数商用磨豆机,是按时间设置,或者按重量计量咖啡粉量。设置好研磨度后,还要定期检查,因为它会在一天中由于某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例如温度、湿度、气压)而改变研磨粗细。
二、布粉、压粉(粉面平整光滑、均匀分布使得萃取更加均匀,填粉量的差异会带来流速的变化)
如果压完粉,发现粉锤上面还有细粉不够平整,可以再轻压多一次微调平整即可。在接粉、布粉的环节,粉面平整光滑,粉层的密度分布均匀,萃取时热水经过粉饼的时候才能萃取更加均匀,填粉量的差异会带来流速的变化。
这里涉及到一个原理——通道效应
什么是通道效应?
水的惰性会使得水选择更容易通过的地方穿过,忽视其他途径,水从咖啡粉饼的裂缝处迅速流过,产生的稀薄且未经充分萃取的浓缩咖啡。
如果在布粉和压粉的时候厚度不均匀,不够平整(肉眼可以看到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粉饼边缘就会出现通道效应,容易集中流向粉饼里面较为疏松的位置和低处的位置,也就是说热水通过粉饼的速度不相同,容易导致粉饼穿孔,造成粉饼部分萃取不足,另一部分却萃取过度。
三、萃取 (萃取量=粉量X 2)作调整根据想要的醇厚度、粘稠感、口感的厚薄浓淡调整想要的咖啡风味找到最合适的比例
一般的意式咖啡萃取时间通常在25-30秒之间。如果咖啡粉和水的接触时间过长或过少,会导致浓缩咖啡萃取过度或者萃取不足。
萃取里面有三个关键变量(咖啡粉研磨度和粉量、萃取时间、萃取液重)如何把这三个变量结合在一起实现完美萃取,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我们一般在调整研磨时,通常选择固定两个参数,集中调整其中一个参数。
1.保持粉量、萃取液重,控制萃取时间来调整研磨。
2.在不调整研磨度、萃取时间及液体重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粉量(增加压粉力度让粉更加紧实)控制流速过快,增加萃取阻力。
绝大多数情况下,磨豆机都是数字越小越细,越大越粗。
新手又如何从最简单的参数,快速判断做出调整出一杯好喝的浓缩咖啡?
有一个简单的萃取公式是,粉量和萃取液体比例是1:2,萃取时间是25秒-30秒之间。
我们先固定咖啡粉量20g、液体重量40g两个参数,做出判断。
1、可以根据萃取时间确定研磨度的调整方向
萃取时间过短——研磨过粗——调细
萃取时间过长——研磨过细——调粗
举例:总萃取时间少于25秒,出来的浓缩味道容易偏酸,(萃取不足)代表流速过快,溶解的咖啡物质就越少,研磨度需要调整(调细)。如果总萃取时间大于30秒,出来的浓缩咖啡味道出现杂味、容易苦涩,说明流速过慢,溶解的咖啡物质增多造成的,研磨度需要相应调整(调粗)。
这种方法是根据完整萃取时间来调整浓缩。
2、可以根据萃取时间确定咖啡粉量的调整方向
萃取时间过长——咖啡粉量过多——减少粉量
萃取时间过短——咖啡粉量过少——增加粉量
四、品尝——确认风味(口感浓度酸苦平衡,酸质甜感余韵都要充分考虑)
1、可以根据咖啡风味确定研磨度的调整方向
风味偏苦——研磨过细——调粗
风味偏酸——研磨过粗——调细
2、可以根据咖啡风味确定咖啡粉量的调整方向
风味焦苦——咖啡粉量过多——减少粉量
风味偏酸——咖啡粉量过少——增加粉量
3、可以根据咖啡风味确定咖啡液体的调整方向
风味偏淡,口感稀薄,尾端有杂味——萃取咖啡液量过多——减少液体重量
风味苦涩,口感浓稠,余韵短——萃取咖啡液量不够——适当延长萃取,增加液体重量
了解每个变量对咖啡萃取的影响,学会掌握浓缩咖啡的参数,剩下就是大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