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铁咖啡网站

(转)从咖啡树到咖啡

发表于:2024-11-23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3日,咖啡为茜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园艺性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具有速生、高产、价值高、销路广的特点。野生的咖啡树可以长到5至10公尺高,但庄园里种植的咖啡树,为了增加结果量和便于采收,多被剪到2公尺以下的高度。 咖啡树的第一次开花期约为树龄
从咖啡树到咖啡

咖啡为茜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园艺性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具有速生、高产、价值高、销路广的特点。野生的咖啡树可以长到5至10公尺高,但庄园里种植的咖啡树,为了增加结果量和便于采收,多被剪到2公尺以下的高度。

从咖啡树到咖啡

咖啡树的第一次开花期约为树龄三年左右,白色的花五瓣筒状花朵,飘散着一种淡淡的茉莉花香,花序浓密而成串排列。花朵,开花二、三日之后即会凋谢,几个月后开始结出果实。果实为核果,直径约1.5厘米,最初呈绿色,后渐渐变黄,成熟后转为红色,和樱桃非常相似,因此称为樱桃咖啡(Coffee Cherry),此时即可采收。

从咖啡树到咖啡

咖啡果实内含有两颗种子,也就是咖啡豆。这两棵豆子各以其平面的一边,面对面直立相连。每个咖啡豆都有一层薄薄的外膜,此膜被称为银皮,其外层又被披覆着一层黄色的外皮,称为内果皮。整个咖啡豆则被包藏在黏质性的浆状物中,形成咖啡果肉,果肉软且带有甜味,最外层则为外壳。

生豆加工采摘

现有的咖啡采摘方式分为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机械采摘适用于土地平整且大面积种植的咖啡园,全世界最多使用机械采摘咖啡的是巴西,该方法特点是成本低效率高,但采摘的咖啡豆参差不齐,品质较差。对于品质要求较高的咖啡豆一般还是采用手工采摘的方法,这种方法保证了采摘后的咖啡果实大小均匀、成熟度接近、不含其它杂质,也有利于咖啡豆的后期加工。

从果实到咖啡豆

从咖啡果实到咖啡豆的加工方法大致可归类为干法加工和湿法加工。

从咖啡树到咖啡

干法加工:就是将咖啡果实利用阳光和通风等自然条件以干燥脱水,再把干燥的咖啡果实放入脱壳去果肉、果皮和银皮。这种方法是最经济传统的加工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咖啡豆能长久地保持香味,但同时也会带有一定的环境气味。目前非洲及亚洲国家许多地区多采用此种方法,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使用烘干机烘干咖啡果实。

湿法加工:又叫水洗法加工,采用浸泡方式筛选咖啡果实,再将筛选后的果实通过发酵、挤压等方法去除果皮、果肉和银皮表面粘滑的果浆,加工后的咖啡豆会保留表面的银皮进行存储,这种状态下的咖啡豆称为“羊皮纸咖啡豆”(Parchment Coffee),一直要等到出口前才用脱皮机脱去已经干燥的银皮。湿法加工最大的优点是咖啡豆外观品质优良,原味保持良好:缺点是加工成本较高,需大量的水。一般用于优质咖啡豆的加工。

烘焙

从咖啡树到咖啡

咖啡豆烘焙就是将生豆利用特定的设备,经过高温方式将其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和酸性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纤维素等物质会不同程度的炭化,水分和二氧化碳会挥发掉,而蛋白质会转化成酶,和脂肪的剩余物质结合在一起,在咖啡表面形成油膜层,咖啡豆本身也会通过烘焙而膨胀,内部产生孔隙。经过烘焙后的咖啡豆能产生特殊的香味和不同的风味,才能用于冲泡咖啡。

咖啡豆烘焙是一项繁杂的加工工艺,具相当的专业性,想制作出可口的咖啡豆,需要有完善的设备和较高的咖啡烘焙技术,所以,除非是为了满足个人乐趣,一般不适合在家庭中进行。

随着烘焙火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咖啡豆会呈不同深浅和味觉的变化。不同特点的咖啡豆,不同的饮用方式决定了咖啡豆烘焙度的深浅。总体来说,烘焙度浅,咖啡豆颜色会呈浅褐色,酸味强;烘焙度深,色调较深,苦味加强。

从咖啡树到咖啡

传统上将咖啡豆的烘焙分成以下八种不同的程度:

最淡烘焙(Light)——略偏黄的咖啡色,香气和风味都不太浓郁;

浅烘焙(Cinnamon)——肉桂色,香味略佳,美式咖啡的一种;

普通烘焙(Medium)——栗色,香醇,酸味适中,美式咖啡的一种;

中烘焙(High)——比浅烘焙略浓的烘焙法,酸中带苦,香气和风味具佳;

中深烘焙(City)——City-词是由New York City 而来的,是标准的烘焙法,适合哥伦比亚咖啡和纽约式咖啡;

较强烘焙(Full City)——无酸味而苦,适合冰咖啡;

强烘焙(French)——法式,也叫欧式,由于烘焙程度强,咖啡豆的脂肪渗出表面,色泽偏黑,苦味强,带独特香味;

最浓强烘焙(Italian)——又称意式,烘焙度较强,咖啡豆炭化呈漆黑色,带焦味,无香气,适合冲泡意大利蒸汽式咖啡。

2014-08-18 14:15:4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