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铁咖啡网站

云南咖啡种植地区,云南咖啡历史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关注咖评(微信公众号 vdailycom ) 发现美好咖啡馆 开一家自己的小店 1892年,法国传教士把一株咖啡树幼苗种在小山村茱苦拉的土地上,中国从此与咖啡有了缘分。 19世纪末,传教士来到大理宾川鱼泡江边的这个依山而建的小山村,整个村子被绿树掩映,村前是层层

   关注咖评(微信公众号 vdailycom ) 发现美好咖啡馆 开一家自己的小店
  1892年,法国传教士把一株咖啡树幼苗种在小山村茱苦拉的土地上,中国从此与咖啡有了缘分。

  19世纪末,传教士来到大理宾川鱼泡江边的这个依山而建的小山村,整个村子被绿树掩映,村前是层层深浅不一的绿色梯田,远望过去还可看见挂在天边的云霞。

  传教士在这里建了一座青瓦白墙的教堂,教堂外种下了带来的咖啡苗。

  咖啡幼苗来到云南后,仿若找到故乡的感觉,马上适应了红土高原的海拔、土壤、气温、降水量,慢慢孕育成一片咖啡林。

  到了民国时期,当地的村民,他们随着传教士喜欢上了咖啡, 直到今天,这个偏僻的中国西南农村,家里给客人喝的,仍然是咖啡,他们会在自己煮饭的大铁锅里焙炒,然后在磨面的石磨上磨细咖啡粉,最后就像煮土耳其咖啡一样,用纱布包起来在茶壶里煮。

  与世隔绝的小村子就这样与咖啡结缘。

  1887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法国签订合约,被迫将云南蒙自开放为通商口岸。这是云南最早的通商口岸,很快吸引了外国商人,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和希腊的洋行相继在这里落地。

  位于滇越铁路车站的“滇越铁路酒吧间”就是这个时候的产物。

  虽名为酒吧,实际上它还出售咖啡,这种做法正来源于法国,法国咖啡馆的特点正是咖啡馆和小酒馆的混合产物。

  这还只是日后蒙自咖啡流行的开端。1938年,北大、清华和南开组成了赫赫有名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南迁至昆明,由于校舍紧张,就把文学院与法学院迁于蒙自。当时闻一多、陈寅恪、陈岱孙、钱穆、吴宓、郑天挺等著名学者,都住在蒙自南湖边的哥胪士酒店。

  由流落到此的越南侨民开设的“南美咖啡馆”是联大学生最喜欢光顾的咖啡馆之一,据说当年有个越南少女在此弹奏独弦琴,曾引来了不少崇拜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茱苦拉的村民还依然在种着咖啡,喝着咖啡。那时,一斤咖啡可以换两斤盐,于是村长李福生发动村民大面积种植咖啡,最多时咖啡树多达60多亩。

  但除了拿去换盐,以及供给宾川太和农场外,茱苦拉就不再为外人所知。

  1950年代, 爱国华侨梁金山回到家乡,希望大力推广咖啡种植,他还从南亚引进了新的咖啡苗。在他的财力支持下,云南技术人员培育出了高产的潞江坝小粒咖啡,他还将自己出产的咖啡样品寄送给他的老朋友何香凝,后者收到后回信:“咖啡味道极好,蒙你的盛情款待,十分感谢。”

  在1950年代中期,云南咖啡种植面积一度达4000公顷。遗憾的是,1960年代以后,中苏关系破裂,4000亩咖啡园被人为搁荒或改种了其他农作物。

  直到“**”结束,整个云南只有滇缅公路路边,或者农家的庭院,还能看到咖啡树影子。偏僻的茱古拉村因为地理原因,传教士种下的咖啡树,有24棵得以保存。

  这些咖啡树苗一直在静静沉睡,等待着唤醒它们的人。

  上世纪80年代末, 一批跨国集团进驻云南,终于复苏了云南咖啡种植,至1997年末,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已达7800公顷,产量占全国的83%。这个时期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小小云南咖啡豆就是见证者。

  如今100年过去了,云南小粒咖啡已经在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州大规模种植。小粒咖啡多数植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干热河谷地区,所以酸味适中,香味浓郁且醇和。

  云南的独特环境,出产的小粒种咖啡品质优异。浓而不苦、香而不烈,颗粒小面匀称,醇香浓郁,且带有果味而驰名中外。

  国际咖啡组织品尝专家在考察了云南咖啡种植及初加工基地后,将云南咖啡评价为哥伦比亚湿法加工的小粒种咖啡一类,为世界上最高品质的咖啡。

  在咖啡种植面积、产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咖啡企业也同步壮大。王平华介绍,全省咖啡初加工能力超过15万吨,精深加工能力超过2.0万吨。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速溶咖啡粉年生产能力已达13000吨,是全国最大的速溶咖啡粉生产企业;云南爱伲集团与星巴克成立了合资公司,标志着云南咖啡国际化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咖啡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市场空间巨大。云南省农业厅已经制定了方案来提升“云咖”品牌影响力,并将加快咖啡标准化、生态化园区创建,推进现代咖啡庄园建设,加大省级咖啡龙头企业的认定,从多个方面促进咖啡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2017-05-30 10:42:1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