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铁咖啡网站

咖啡的力量和热情 咖啡文化基础常识

发表于:2024-11-16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6日,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关于咖啡文化的经典写照,略显夸张地描述了人们的咖啡情结。 看见咖啡屋,就会想到那句充满温馨甜蜜的广告语:浓浓奶香情,甜蜜如拥抱。一旦走进咖啡屋,置身在异国情调的环境里,浸泡在咖啡浓香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关于咖啡文化的经典写照,略显夸张地描述了人们的咖啡情结。

  看见咖啡屋,就会想到那句充满温馨甜蜜的广告语:“浓浓奶香情,甜蜜如拥抱”。一旦走进咖啡屋,置身在异国情调的环境里,浸泡在咖啡浓香弥漫的氛围中,感觉咖啡屋绝对是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坐在充满浓香的咖啡屋里,品尝着香浓的咖啡,隔窗看风景,独处或与好友聊天,感觉都很不错。单独时,情绪经过过滤,内心获得昭示,可以沉浸在音乐里、思絮里信马由缰,摒弃杂念静静地专注思考,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感觉舌头上有丝丝浓香滚来滚去。与朋友共享时,更有一份不可言传的温馨、随意与浪漫,共同地酝酿发酵,变得醇香浓烈,温馨润泽。有位诗人说过,咖啡是“天使般纯洁,爱神般可爱,恶魔般浓墨,地狱般炽热。”特别是当一个人感到痛楚压抑时,咖啡又像一剂镇静药,慢慢地扶平心头的隐痛。

  在舶来饮品中,咖啡是最具人文气息的,它传神又恰如其分地将西方文化中的优雅和自信在不经意间传达出来,特别是轻松闲适的氛围、迷人浪漫的味道、适合静思的环境与和谐随意的社交感觉。在阿拉伯语里,咖啡(qshwa)的意思是“美酒”,可以陶醉;在希腊语里,咖啡(kaweh)的意思是“力量和热情”,可以藉此振奋。

  世界上惟一不以咖啡做饮料的大国就是中国。因为在我们看来,茶为正宗,而咖啡只算舶来品。茶喻人生,咖啡若梦。咖啡可以在几分钟一饮而尽,而中国茶则可以不断续水冲泡,喝上几个小时没问题,因此就饮品本身的消费方式而言,喝咖啡似乎更具有西式的贵族品质。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了“麦氏”与“雀巢”速溶咖啡,像“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味道好极了”这样的广告词,是咖啡留给中国人的总体印象。90年代,星巴克传入中国时,中国人喝咖啡的情结已日趋高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咖啡代表着一种情调、一个时尚标签。与其说喝咖啡是为了品尝它的味道,不如说是品尝一种文化、一种神秘暧昧的感觉。

  假如对咖啡不是十分了解,也想把咖啡读懂读透,应该静下心来喝一杯咖啡,亲身体验一下咖啡带来的全新享受。有位爱极了咖啡的奥地人说过:“一个好的咖啡馆应该是明亮的,但不是华丽的。”有一间咖啡屋,店堂通透、明亮,路人通过落地窗即可洞察店内的一切,走了进去,就有服务生真诚的笑脸与清脆的问候,让人顿生倍受礼遇的满足感,连原本沮丧的心情也随之明朗起来。

  喝咖啡可以刺激神经,触动灵感,活跃思维,提高工作效率。巴尔扎克说:“一旦咖啡进入肠胃,全身就开始沸腾起来,思维就摆好阵势,仿佛一支军队,在战场上开始投入了战斗。”对于中国许多白领来说,喝咖啡已不仅是一种时尚,他们还喜欢把咖啡屋当成“第二办公室”,所以继“人马座”、“巨蟹座”等12个星座之后,有一种星座叫“咖啡座”,用来比喻那些经常坐在咖啡屋、喜欢在香醇与低回音的音乐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族群。《咖啡苦不苦》的作者、国际咖啡组织形象代言人陈丹燕,曾经泡遍世界各地的咖啡屋馆,她的长篇小说《纽约假日》,就是在美国新泽西某小镇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写出来的。海派作家潘向黎在《冬季到上海喝咖啡》一文里写到:“当年在淮海路上读研究生,写硕士论文的时候,教室里吵,寝室里暗,于是天天抱一大堆书和格子稿纸,到对面的咖啡馆去。”

  如今,时尚中人喜欢用一个“研磨”的动词,是咖啡加工的术语,那是把喜欢泡咖啡屋进行办公、思考的方式说成是“研磨”,不同的人都可以在咖啡屋中找到不同的研磨乐趣。白领、粉领、金领们喜欢“诗意的栖居”,在咖啡屋中研磨,是一种诗意的工作,包含着香醇的咖啡、精致的点心、迷人的音乐、优雅的环境、浪漫的氛围以及舒适的座椅……

  不由地想起咖啡初抵意大利时,有保守神职人员称之为“撒旦的杰作”,但教皇克雷门八世亲自啜下一口咖啡后,情不自禁地感叹说:“让咖啡受洗成上帝的饮料吧!”

2015-06-18 16:44:01
0